图1 在养老院多人合作为老人认证
一组数据:认证3158人,实现全市7个乡镇,14个养老院全覆盖。
认证关键词——重逢:5月9日,龙井市社保局一行5人来到了盛心养老院,为老人们开展领取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我记得社保局去年来过,给我们照了相”有的老人见到社保局的工作人员,热情地跟工作人员打招呼。“对对对,去年是我同事来的,快一年了,又到了该认证的时间了,今年我来帮您认证。”认证中,社保局服务了一名百岁老人。老人家满头银发、容光焕发,老有所养,晚年幸福,让工作人员对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有了更加直观、深刻的理解;6月21日,社保局到东盛涌镇社会福利服务中心,赴认证服务一年之约。在护理人员的引导下,工作人员逐个楼层逐个房间逐个床位为他们进行认证。“眨眨眼”“看手机”“很好很好”……工作人员不厌其烦地和每一位老人交流。该养老院是龙井市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养老院,享待人员的年龄以85岁以上为主,平均年龄超过75周岁,卧床人员较多。好多老人由于年龄太大,听不懂“指令”,或者听懂了但做不出动作。工作人员就像和老人做游戏一样对着老人示范眨眼,逗老人笑的瞬间完成了认证识别。工作人员笑呵呵地说,“他们就像孩子,‘哄孩子’我有经验”。
图2 市社保局工作人员就地取材,现场连无线网为群众服务
认证关键词——信号:6月6日,工作人员来到地势险峻,交通不便的白金乡平顶村。村干部对龙井市社保局工作人员表示大力欢迎,由于该村手机信号不好,工作人员逐户上门,连接无线网络完成认证服务。工作人员自豪地说:“手机没信号不要紧,全村的WiFi我都连上了!”6月28日,在边境村三合镇富裕村,手机信号时有时无,工作人员借用了村民家的无线网络,把大家集中到一起,为大家进行认证。
图3 进村为群众集中认证
认证关键词——全员:7月29日,在东盛涌镇龙河村时,村干部跟工作人员说,“我们村82名享待人员,全部通知到位,并全员到位,这次认证一个也不少”;7月30日,在东盛涌村认证时,来的群众特别多,很多群众“口口相传”让亲戚朋友都到村部认证,远远超出村里统计的预计人数,5名工作人员的手机接连提示“操作过于频繁,请第二天0点后重试”,又借了村干部的2部手机进行认证,场面特别火爆。
图4 为预约群众上门认证
认证关键词——预约:龙井市社保局是安民街道六道河社区的驻区单位。为了更好服务辖区居民,市社保局联合六道河社区为辖区居民办实事,社区负责排查辖区重残、重病、高龄卧床老人情况,预约好时间,引导社保人员上门为享待老人进行认证服务;同时,做好电话预约登记工作,对有上门认证需求的群众,一对一上门服务,在数据覆盖不到的地方,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用可观可感的认证服务点亮退休群众的微幸福。
一支队伍:发动职工38名,共同擦亮“红韵社合 融情海兰”党建品牌。
图5 党员领导干部带头下乡做上门认证服务
认证关键词——党建引领。龙井市社保局领取待遇资格认证服务坚持党建引领,党员领导干部全程带队垂范,党员先锋模范勇当主力,干部群众踊跃参与,合力服务。5月到9月,下派38名干部开展认证服务,其中党员29人,党员比例达到76%;组织121人次开展认证服务,其中党员人次达到98人次,占比81%。认证过程中,工作人员积极宣传领取养老保险认证政策和操作方式,帮助群众增强按时认证、及时享待的意识。持续深化宗旨意识,边服务,边总结,从更精准、更暖心、更方便角度出发,手机自助认证和村级组织协助认证相结合,群众少跑路,社保多跑腿,切实增强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图6 随行安排朝鲜族干部为群众答疑解惑
认证关键词——民族团结。立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龙井市社保局紧密联系龙井市朝鲜族聚居和老年人语言习惯等实际,合理调配工作力量,把朝鲜族干部向服务一线倾斜,每次服务,至少安排一名朝鲜族干部,确保和群众交流零障碍;印制朝汉双语政策宣传单,做成“大字版”,方便群众知晓政策、理解政策、学习操作;主动加强与乡镇干部和村干部的沟通互动,每到一个地方,认真了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实际情况,认真讲解最新社会保险政策要点,认真回应群众关心关切问题,切实通过服务,增强群众认同感和社保凝聚力。
认证关键词——帮办代办。立足群众办事方便、快捷,龙井市社保局结合大厅引导和“12345”接诉即办两项工作,推出帮办业务“零跑动”服务。设立党员流动志愿服务岗,手把手教享受待遇人员学习自助认证操作,或是帮助享待人员进行手机认证,减少群众办事等待时间;针对“吉林省接诉即办智能管理平台”的国外、省外等诉求人,协助提交认证材料,帮助诉求人节约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又快又好解决群众诉求,群众满意率100%。
一份答卷:总结一个认证服务经验,获得群众和有关部门高度认可。
认证关键词——三级联动。5月中上旬,为了办成群众可感可及的好事实事,龙井市社保局主动联系到开山屯镇分管劳动保障工作副镇长,说明了想联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想法,得到了乡镇的大力支持。5月24日,在开山屯镇干部和村干部的引领配合下,社保局先后到船口、光照、怀庆、子洞和社区开展认证服务,为400余名群众完成认证,积累了“社保发起、乡镇协调、村级组织”的县、乡、村三级联动经验。随后,社保和乡镇同频联动,不断完善沟通协调机制,积极细化调整认证服务措施,持续优化路线安排、人员调配、政策宣传、操作指导、上门服务等环节,乡镇、村干部对认证工作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最终实现了龙井市域内乡镇认证服务全覆盖。同时,一并开展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未参保调查和认证停发人员调查核实工作,建立与最基层干部和群众的良性互动,实现一次下乡,工作共推的工作局面。
图9 工作人员认证后与老人合影
认证关键词——感谢满意。群众关心无小事,最是细处见人心。认证过程中,社保局的服务受到了广泛认可,被群众多次表扬感谢。在东盛涌镇石井村上门认证时,30多度高温让工作人员脸上挂满豆大的汗珠,汗水映衬着群众的笑脸,幸福感溢满画面。群众动情地说,“我们年龄大了,整不明白手机问题,这么热的天你们到家里给我们照相,真是太感谢了”在东盛涌镇太平村认证时,一名92岁山东省退休群众前来寻求工作人员的帮助,社保局干部下载了“爱山东”APP,帮其完成了认证,老人对工作人员连连称谢。不到一周的时间,社保局去了两次智新镇明东村,原因是村妇女主任在统计认证人数时,怕社保局干部麻烦,离村部远的组没好意思安排。了解到此情况后,社保局主动预约,再次上门。“社保服务太到位了,感谢感谢”村干部连连称谢。在老头钩镇官船村,群众张大娘说,“我的腿摔断了,哪也去不了,手机也不会弄,你们能来我家为我们认证,真是太感谢了”……这样的感谢在认证过程中重复发生;9月初收到一个12345工单,“我妈妈银行卡8月进了1800多元钱?想知道是什么钱”通过查询,发现在此之前诉求人母亲因为未认证在2023年7月停发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龙井市社保局于7月29日在东盛涌镇认证时为大娘做了上门认证,8月做了待遇续发业务。“这下就放心了,老人平时在村里一个人住,消息比较闭塞,谢谢你们”。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群众的张张笑脸和声声感谢,是一个个鲜红的对号,画在了服务群众答卷上。
“一件小事暖人心,百件小事聚民意”。龙井市社保局将继续开展“认证零距离,点亮微幸福”主题服务活动,躬身服务群众,以实干凝聚民心,不断交出人民满意的高分“答卷”。
吉林掌上社保APP扫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