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政策解读
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我局积极组织、迅速落实全县2020年退休(退职)人员养老调整工作,目前已全面完成,确保7月末发放到位。为了让广大退休(退职)人员深入了解本次调整政策及落实情况进行政策解读。
一、今年涨工资的时间和人员范围?
本次调整是从2020年1月1日起,为2019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含退职,下同)人员调整基本养老金。
二、涨工资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按照国家要求,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遵循更加公平合理的调整原则,考虑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物价水平、工资增长等实际情况,对缴费年限长、年龄大的退休(职)人员进一步予以倾斜。
三、定额调整怎么调?
定额调整充分体现公平,统一定额调整标准,每人每月增加39元。
四、挂钩调整包括什么?
挂钩调整分为按缴费年限挂钩和按基本养老金水平挂钩两部分。
五、与缴费年限挂钩调整怎么调?
今年按缴费年限调整部分仍采取“分段调整,累加计算”的办法。根据每位退休(职)人员的缴费年限分段进行调整。具体办法是每位退休(职)人员缴费年限25年(含25年)以下的部分,每满1年每月增加1.2元;26年至30年(含30年)的部分,每满1年每月增加2.6元;31年至35年(含35年)的部分,每满1年每月增加3.9元;36年(含36年)以上的部分,每满1年每月增加5元。具体计算公式为每人每月按缴费年限调整的养老金=(25年及以下的年限)×1.2元+(26年至30年期间的5年)×2.6元+(31年至35年期间的5年)×3.9元+(36年及以上的年限)×5元。
六、缴费年限怎么算?
缴费年限是自退休(职)人员参加工作之月至退休(职)之月(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特殊工种折算年限)累计计算缴费月数,每满12个月算1年,剩余不足1年部分算1年。其中按“五七家属工”政策参保且享受待遇的退休人员不参与缴费年限挂钩调整。例如,赵先生,1985年7月参加工作,2017年8月退休,则参加工作1985年7月至1986年6月算1年,至1987年6月算2年,以此类推,至2017年6月算32年,剩余2017年7-8月两个月不足1年部分算1年,因此赵先生的缴费年限为33年。
七、与基本养老金挂钩调整怎么调?
退休人员月增加额为2019年底本人月基本养老金(不含职业年金)数额的1%。例如,企业退休的李女士,2019年12月份通过社会保险局发放养老金金额为1920.00元,则李女士在缴费年限调整基础上,额外还可按养老金调整19.20元。
八、特殊调整是指什么,怎么调?
在定额调整和挂钩调整的基础上,文件规定对于符合条件的高龄人员进行特殊调整。具体办法是70周岁—74周岁为1945年1月1日至1949年12月31日期间出生,标准40元;75周岁—79周岁为1940年1月1日至1944年12月31日期间出生,标准50元;80周岁及以上为1939年12月31日前出生,标准60元。
例如:李先生1970年12月参加工作,1954年2月出生,2014年2月正常退休,2019年12月待遇是3432.38元。本次调整,李先生可享受退休正常调整39元,养老金水平挂钩调整34.32元,按缴费年限调整107.5元。合计每月调整39+34.32+107.5=180.82元。其中:正常调整为定额39元。与养老金水平挂钩调整计算过程为:3432.38元×1%=34.32。与缴费年限挂钩调整部分43.25年按照44年调整。计算过程为:25年×1.2元+5年×2.6元+5年×3.9元+9年×5元=107.5元,共享受以上三项调整金额。
九、今年对于工伤退休人员和企业退休军转干部等特殊群体有什么政策?
工伤退休人员按缴费年限调整部分不足72.50元的,按72.50元计算。企业退休军队转业干部按上述标准调整后,基本养老金仍达不到调整后当地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的,补足到该水平。
十、涨的工资何时能发放手中?
本次调整企业职工增加的养老金7月末发放到位,调整增加金额自1月起补发。机关事业单位已完成准备期业务并结转入正式期的退休人员调整待遇,7月末发放到位。
十一、退休人员如何知道自己涨了多少?
退休(职)人员可到银行打印进账流水,比对调整前后进账金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