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10-02-02 00:00:00 来源:

  吉政发 〔2009〕31号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要求及国务院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批复意见,决定在长春市朝阳区等9个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试点单位名单见附件)。为做好试点工作,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意见。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一、基本原则

  新农保试点按照 “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原则,坚持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权利与义务相对应、政府主导和农民自愿参保相结合。

  二、任务目标

  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新农保试点启动覆盖面为全省10%的县(市、区),以后逐步扩大试点,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

  三、参保范围

  试点县(市、区)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在户籍所在地自愿参加新农保。

  四、基金筹集

  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

  (一)个人缴费。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应当按规定缴纳养

  老保险费。缴费标准目前设定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各试点县(市、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缴费档次根据我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等情况由省统一适时调整。

  (二)集体补助。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

  (三)政府补贴。国家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省及试点县(市、区)政府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为:缴费100元补贴30元、缴费200元补贴35元、缴费300元补贴40元、缴费400元补贴45元、缴费500元补贴50元,所需资金由省及试点县(市、区)政府按6∶4的比例分担;对选择500元以上档次缴费的,补贴办法由试点县(市、区)政府确定。

  (四)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试点县(市、区)政府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

  (五)村党组织书记和村民委员会主任在按本意见参保缴费基础上,根据其任职年限适当增加缴费补贴。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五、建立个人账户

  (一)试点县(市、区)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以行政村为单位,由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所)核准参保资格、办理登记、核定缴费。

  建立新农保个人账户,实行完全积累,实账管理,记录终身。个人账户资金包括:

  1.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和利息;

  2.集体补助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的资助和利息;

  3.省及试点县(市、区)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和利息;

  4.其他收入和利息。

  (二)新农保个人账户存储额每年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计息,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定期发布。

  六、养老金待遇

  (一)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

  基础养老金计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补助。试点县(市、区)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所需资金由当地政府承担。

  个人账户养老金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存储额除以139(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

  参保人死亡,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除政府补贴外,可以依法继承;政府补贴余额用于继续支付其他参保人的养老金。

  (二)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有农村户籍的老年人,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经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所)审核,报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批准,从年满60周岁的次月起,按月享受养老金。

  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有农村户籍人员,不需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得超过15年;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

  (三)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和我省经济发展状况及生活水平,适时调整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具体调整方案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会同省财政厅提出,报省政府批准后执行。

  (四)新农保待遇按月实行社会化发放。对领取待遇人员应进行领取资格认定;领取期间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应在1个月内到所属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所)办理相关手续。

  七、基金管理和监督

  (一)各级财政部门要建立健全新农保基金的财务会计制度。同级财政部门要设立新农保基金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记账、核算,按有关规定实现保值增值。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擅自改变基金性质和用途。

  (二)新农保基金暂实行县(市、区)级管理,随着试点扩大,逐步提高管理层次。

  (三)各地要建立统一的新农保信息管理系统,相关数据在金保工程总体规划下,由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统一管理,新农保经办机构通过专网开展业务经办。

  (四)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切实履行新农保基金的监管职责,制定完善新农保各项业务管理规章制度,规范业务程序,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基金稽核制度,对基金的筹集、上解、划拨、发放进行监控和定期检查,并定期披露新农保基金筹集和支付信息,做到公开透明,加强社会监督。新农保经办机构要加强内部控制,并接受财政、监察、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各级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按照有关规定对新农保有关政策的执行和基金的管理情况进行监督。

  (五)新农保参保人缴费和待遇领取资格,每年要在行政村范围内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八、经办管理服务

  (一)试点县(市、区)政府按照精简效能原则,整合现有农村社会服务资源,加强新农保能力建设,运用现代管理方式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指定或委托经办机构、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所)经办新农保业务。新农保工作经费要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不得从新农保基金中支付。

  (二)新农保经办机构、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所)负责记录农村居民参保缴费和领取待遇情况,建立参保档案,按月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报送相关资料和业务数据,并及时按要求报送其他材料。

  九、相关制度衔接

  (一)试点县(市、区)凡已参加了老农保、年满60周岁且已领取老农保养老金的参保人,可直接享受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对已参加老农保、未满60周岁且没有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应将老农保个人账户资金并入新农保个人账户,按新农保的缴费标准继续缴费,待符合规定条件时享受相应待遇。

  (二)新农保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其他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办法及新农保制度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农村五保供养、社会优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政策的配套衔接,按国家规定执行。

  (三)已参加农村独女户夫妇养老保险的,可自愿参加新农保,原个人账户资金并入新农保个人账户,符合领取条件的,可同时享受相应待遇。

  十、加强组织领导

  (一)省政府成立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并督促检查政策的落实情况,总结评估试点工作,协商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各试点县(市、区)也要成立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当地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省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不定期召开调度会,由试点县(市、区)政府汇报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实施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根据总体工作部署,及时组织人员深入试点县(市、区)督查、指导工作。

  (三)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切实履行新农保工作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做好新农保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政府补助预算、综合协调等工作;财政部门要确保政府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并管好新农保资金,落实工作经费;公安部门负责按户籍提供农户家庭成员人数和基本情况;民政、农委、国土资源、计生、残联等部门负责配合研究农村相关群体参保的有关政策,并做好政策衔接工作;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搞好宣传工作;编制部门负责配合研究新农保管理体制和经办能力建设问题。

  (四)试点县(市、区)政府要根据本实施意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充分调研、多方论证、周密测算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试点实施方案,由省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国务院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备案。

  (五)各地要根据国家新农保试点工作宣传口径和农民的特点,采取通俗易懂的形式,广泛宣传新农保政策,引导农民自觉踊跃参保。

  (六)已经开展老农保和自行探索新农保的县(市、区),要根据本实施意见调整和完善有关政策。要注意研究试点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重要情况要及时向省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附件:吉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市、区)名单

  附件

  吉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市、区)名单

  长春市 朝阳区

  吉林市 磐石市

  四平市 铁东区

  辽源市 东丰县

  通化市 东昌区

  白山市 八道江区

  白城市 镇赉县

  松原市 宁江区

  延边州 和龙市

(责任编辑:Administrator)
无标题文档

地    址:长春市西民主大街959号 邮编:130061

网站标识码:2200000024

版权所有: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吉ICP备05005982号

吉公安网安备22000002000003号

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85856911

省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85821816

机关事业养老保险:85821870

省直机关事业养老保险:81167821

省直工伤保险:81167823

失业保险: 85821827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85821825

信访办公室电话:85821800

网站联系电话:85821880

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81167853

 

吉林省社会保险微信小程序

地址:长春市西民主大街959号 邮编:130061

网站标识码:2200000024

版权所有: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吉ICP备05005982号

吉公安网安备22000002000003号

吉林掌上社保APP扫码下载

苹果商店
安卓本地下载